Welcome to Heagreen !!! 400-100-0012

中文

知识中心
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创新能力的卓越企业
低聚木糖对高脂饮食致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
发布时间 : 2025.04.25
寡糖类 益生元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肠道微生物组 脂类代谢 代谢网络和途径

试验设计

小鼠的分组与处理:选择5周龄C57/BL6J 雄性小鼠40只,于18~24℃光暗各12 h环境下饲养,适应性喂饲7 d后,随机分为低脂饮食对照组(LFD组)、高脂饮食模型组(HFD组)、高脂饮食+低剂量XOS干预组(XOS.L组)、高脂饮食+高剂量XOS干预组(XOS.H组)4组,每组10只。LFD组和HFD组分别喂饲脂肪含量10%的低脂饲料和脂肪含量60%的高脂饲料,XOS.L组和XOS.H组小鼠在HFD组基础上分别灌胃0.351.0 g/kgXOS(将0.35 g1.0 gXOS分别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),每日1次;LFD 组、HFD组小鼠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,所有小鼠共灌胃16周,每日记录小鼠进食量,每日测量小鼠体质量。

小鼠血生化指标的检测及肝脏的组织学评估:第16周时,小鼠禁饮食12 h后,腹腔麻醉,眼球取血,分离血清,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(ALT)、谷草转氨酶(AST)、三酰甘油(TG)含量。采血后断颈处死小鼠,立即剥离出小鼠的肝脏组织;收集小鼠近段结肠内的新鲜粪便,液氮冷冻后于冰箱-80℃保存,备用。各组小鼠分别取1/4肝脏组织,用4%多聚甲醛固定24 h之后,石蜡包埋后切片,洗脱石蜡后切片行苏木素-伊红(HE)染色;另取各组小鼠1/4肝脏组织于4%多聚甲醛固定24 h后,OCT包埋后切片,洗脱OCT后行油红O染色。由2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学专家对各组小鼠肝脏的 HE染色切片,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学评估,评分标准参照SAF评分系统。

16S rRNA基因测序和数据分析:取各组小鼠的新鲜粪便样本,使用DNA抽提试剂盒提取粪便中的基因组DNA,以16S rRNA为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扩增靶向引物行PCR扩增,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NanoDrop 2000检测扩增产物的DNA浓度并将其纯化后,通过上海欧易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测序。将所获得的测序数据,通过FLASH软件进行拼接、序列质控后得到有效序列,使用Vsearch软件将有效序列归类为多个可操作分类单元(OTUs)。通过Muscleversionv.1.30)软件对各组基于OUTs结果的小鼠肠道菌群种类进行α多样性分析,获得代表肠道菌群种类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,使用R语言工具绘制各组菌群种类多样性的分布热图和箱式图;通过多变量主坐标分析(PCoA)对各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的β多样性进行分析,即基于欧式距离算法和95%置信区间,来分析各组肠道菌群的距离尺度,得到横坐标(PC1)和纵坐标(PC2)的PCoA图。通过MetaStats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在科水平和属水平相对丰度,并进行比较,获得各组间差异较大的肠道菌群。

小鼠粪便代谢组学分析:取各组小鼠的新鲜粪便样本,经PBS预处理后,采用液质联用系统(由Nexera UPLC超高效液相串联QE高分辨质谱仪组成)分析在ESI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的粪便代谢谱。通过Proteo Wizard软件把粪便代谢谱的原始数据转化成 mzXML格式,然后应用Progenesis QI v2.3软件处理质谱数据。将处理好的数据通过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(OPLS-DA)模型来区分各组小鼠代谢谱的差异。为了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,采用置换验证对其进行200次置换检验。

差异代谢物获取与通路富集分析:将从各组小鼠粪便中分析得到的粪便代谢谱数据,利用R语言中的Metabo Analyst R包,以P<0.05VIP>1为筛选条件进行代谢物差异分析。将获得的差异代谢物导入Metabo Analyst 5.0 平台,再使用KEGG Compound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分析,比较差异代谢物在共同通路中的富集强度。采用 Speraman方法对各组小鼠的差异肠道菌群与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,以获得肠道菌群与代谢物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
试验结果

1)各组小鼠血清指标及肝脏组织学比较

由表1可知,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,4组小鼠血清中ALTASTTG水平及肝脏SAF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(F=39.17~113.80P<0.05)。其中与LFD组比较,HFD 组血清ALTASTTG水平及SAF评分均显著增高(t=8.26~15.68P<0.05);与HFD组比较,XOS.L组和 XOS.H组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(t=5.89~12.19P<0.05);XOS.H组较XOS.L组小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(t=2.37~3.79P<0.05)。


如图1所示,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,LFD组小鼠肝小叶结构清晰,肝细胞排列较为整齐,肝索呈放射状排列,无明显纤维化;XOS.H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,肝索排列尚整齐,轻度纤维化;XOS.L组小鼠肝小叶结构紊乱,肝索排列不齐,部分肝细胞气球样变,纤维化较XOS.H组重;HFD组小鼠肝脏损伤严重,肝小叶结构模糊,肝细胞肿胀、肝索排列紊乱,有大量气球样变,明显纤维化。油红O染色显示,LFD组肝脏组织切片几乎无油红着色,XOS.H组有轻微着色,XOS.L组着色较LFD组、XOS.H组深,但比HFD组轻,而HFD组小鼠肝脏内着色均较余3组明显。

2)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

如图2A所示,α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,LFD组、HFD组、XOS.L组、XOS.H组小鼠肠道菌群种类多样性均未见显著性差异(P>0.05),Shannon指数分别为5.81±0.946.07±0.856.13±0.616.25±0.37,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(P>0.05);同时通过Shannon指数所绘制的箱式图也呈窄、扁形状,见图2A,说明各组Shannon指数值相对稳定。

如图2B所示,β多样性分析的结果显示,图中4组肠道菌群丰度以4种不同的颜色的符号表示,以95%置信区间将各组肠道菌群丰度进行聚类,显示HFD组与LFD组、XOS.L组和XOS.H组椭圆重叠度均较低,说明HFD组与余3组的菌群丰度差异较大;LFD组、XOS.L组和XOS.H组椭圆重叠度较高,说明这3组菌群丰度差异较小;XOS.H组与LFD组椭圆重叠度最高,说明这两组的肠道菌群丰度差异最小。

MetaStat分析结果显示,在属水平方面,4组小鼠中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均较高的属分别为BacteroidesParabacteroidesFaecalibaculumAlistipesColidextribacterOscillibacterCoriobacteriaceae_UCG_00等。其中与LFD组相比较,HFDBacteroidesParabacteroides等菌群丰度显著降低(P<0.01),而FaecalibaculumAlistipesColidextribacterOscillibacter等菌群的丰度显著升高(P<0.05);与 HFD组相比,XOS.HActinobacteriaCoriobacteriiaCoriobacteriaceae_UCG_002等菌群丰度显著降低(P<0.05);XOS.L组与其余三组比较,各菌群丰度差异不明显(P>0.05)。科水平方面,4组小鼠中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均较高的科分别为LachnospiraceaePrevotellaceaeRuminococcaceae等。与LFD组相比,HFDRuminococcaceaeErysipelatotrichaceaeLachnospiraceaeOscillospirace等菌群的丰度显著升高(P<0.05),BacteroidaceaeMuribaculaceaePrevotellaceae等菌群的丰度显著降低(P<0.05);与HFD组相比,XOS.HRuminococcaceaeAtopobiaceaeBacteroidaceaeFaecalibaculumErysipelatotrichaceae等菌群丰度显著降低(P<0.05),BifidobacteriumAlloprevotellaPrevotellaceae等菌群丰度显著升高(P<0.01);XOS.L组较其余的3组仅Fusobacterium、Erysipelatotrichaceae菌群的丰度显著降低(P<0.05)。

3)各组小鼠粪便差异代谢物分析

OPLS-DA模型中,4组小鼠粪便差异代谢物的分布明显分离,互不重叠,说明 OPLS-DA模型无过度拟合,稳定性良好,对粪便代谢物差异性分析的评价结果可靠度高。同时对模型经200次置换检验后,显示R2=0.97Q2=-0.2R2表示模型的拟合情况,其值接近1.0,证明模型的稳定性好;Q2为模型的预测指数,其值为负值,证明模型的预测能力可靠。

对小鼠粪便代谢物分析显示,HFD组与LFD组比较有117种上调,66种下调(VIP=1.0~2.0P<0.05);XOS.L组与HFD组比较有84种上调,77种下调(VIP=1.0~3.0P<0.05);XOS.H组与HFD组比较有247种上调,91种下调(VIP=1.0~1.5P<0.05);XOS.H组与XOS.L组比较有100种上调,15种下调(VIP=0.5~2.5P<0.05)。各组间两两比较得到的最显著的差异代谢物包括前列腺素H2PGH2)、前列腺素D2PGD2)、白三烯B4LTB4)、△12-前列腺素J2(△12-PGJ2)、亚油酸(LA)、二十二碳五烯酸(DPA)等。

4)各组差异代谢物 KEGG 通路富集分析

分析结果显示,4组小鼠的差异代谢物在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、LA代谢途径、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途径中均发生显著富集,其中,HFD组较LFD组△12-PGJ2PGH2等差异代谢物富集强度显著上调(P<0.001),PGD2等差异代谢物富集强度显著下调(P<0.05),XOS.H组较HFD组的PGH2富集下调,而PGD2以及不饱和脂肪酸LADPA富集强度显著上调(P<0.01),XOS.L组较HFD组仅DPAPGD2的富集强度上调(P<0.01)。

5)各组小鼠肠道菌群与差异代谢物相关性分析

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,差异代谢物PGH2Alistipes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LactobacillusIleibacterium 等的丰度呈正相关性(P<0.01),同时与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AllobaculumFaecalibaculum 的 丰 度 呈 负 相 关 性(P<0.05)。PGD2 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 的丰度呈正相关(P<0.05),而与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LactobacillusIleibacterium 以及Alistipes的丰度呈现负相关(P<0.01)。△12-PGJ2Colidextribacter 的丰度呈正相关性(P<0.01),与 BacteroidesAlloprevotella 丰度呈负相关(P<0.01)。同时LA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OscillibacterColidextribacter的丰度呈正相关(P<0.05),与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IleibacteriumLactobacillus[Eubacterium]_fissicatena_group的丰度呈负相关(P<0.05)。另外DPA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的丰度呈正相关(P<0.001),而与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IleibacteriumLactobacillusAlistipes的丰度呈负相关(P<0.05)。


试验结论

本研究通过对高脂饮食致脂肪肝(FLD)模型小鼠的组织病理特征分析显示,XOS的干预可显著降低FLD小鼠血液中的ALTASTTG水平,改善肝细胞内的脂滴堆积及肝细胞水肿,显著降低肝细胞损伤;对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HEGG通路分析显示,XOS可能通过花生四烯酸代谢、亚油酸代谢及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等途径调节PGH2PGD2LA以及DPA等代谢物水平,进而影响肠道菌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LactobacillusIleibacterium等科到属水平及其肠道代谢物的变化,从而改善FLD小鼠肝脏脂肪样变,延缓肝损伤进展。因此XOS作为益生元可能具有改善高脂饮食所致脂肪肝的效果。




参考资料:

李翰卿,李宇鹍,张震,.低聚木糖对高脂饮食致脂肪肝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[J].精准医学杂志,2024,39(02):108-113+119.